走出神農(nóng)大劇院時,月亮漸向中天,星漢燦爛,夜色燈海中朦朧,街道上人稀車少。社區(qū)組織的我們這十幾個看戲的退休老人,商定一塊走路回去,反正大家住的小區(qū)挨得近,沒幾站地的行程,事如平素散步罷。
四月的株洲,晚風吹拂臉頰涼絲絲的,但感覺大家的情緒尚停駐在剛才那個大戲中興奮,心頭熱乎著。瞧,哪個又像年邁古稀?你我他,邊漫步邊交流,腳下的步子顯得輕快彈性,帶著一股勁兒。
“城里的哥哥莫笑我,我打赤腳好得多,上山挑得千斤擔,下水摸得泥鰍和田螺?!笔亲咴谇懊娴膹垔謿渤模邪逵醒?,像王麗達的嗓子,她原先在廣州帶孫時參加過老年合唱團,有歌唱底子。
好!大家叫好聲畢,走在我身旁的李老倌說,劣像噠啊,就是調子跑到外婆的澎湖灣去啰。哈哈哈,眾人起哄。張娭毑搶白道,連不鼓勵我反而打擊我,你個老不死的李老倌子,我還冇臭你把二胡割起做殺豬的豬叫喚咧。李老倌常常天黑了背把二胡去小區(qū)廣場拉野琴顯擺,和喜歡跳廣場舞的張娭毑熟絡,社區(qū)開會搞活動,兩人唇槍舌劍開玩笑,慣了的。
各位叔叔阿姨,帶隊的社區(qū)居委會小彭干事說,各位前輩都講講對《英?雄》這個戲的心得體會,也好讓我學習學習唦
一
經(jīng)得看。走在中間的王老師,退休前在一個中學教語文,他講,繆伯英,豆寇少女,漂亮清爽,長長的辮子,藍印花布長袖上衣,下穿紫色布紋裙子,肩挎黑白相間印花包袱,一只手抓揑一只花布鞋,赤著雙腳,就是唱的這支“赤腳歌”一一我給安的歌名,走在北大校園,典型的湖南妹子,火辣辣的音符唱詞一下子點燃了舞臺上下的氣氛;何孟雄,風流倜儻,身著正統(tǒng)學生裝,锃亮皮鞋,戴副眼鏡的翩翩少男,手持一卷《少年中國說》,打學生群中迎上;郎才女貌邂逅,故事隨即展開,親切自然地引人入勝。跟寫文章—樣,這個戲的開頭另辟蹊徑的好,戲也就成功了一半矣。
臺上的男孩女孩個個顏值高,個個有品位,個個給人驚艷。北方人的知識女性吳奶奶回首說。
少男少女的乾坤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一定會發(fā)生些什么,王老師繼續(xù)道,有得看的。果然,劇情一幕一幕深入,劇名也在觀賞中越來越清晰,我揣測?。?/p>
所謂《英?雄》,是各取男女姓名中的一個字,匠心獨運哩。其中一個實心的圓點,樸素解讀為男女有別,或一男一女;哈哈,若這樣理解便膚淺了。君不見,這個點是二人的血珠與淚珠融洽的結晶。作為圓心輻射向一個大千世界,畫著一個共同的大圓,那就是環(huán)球同此涼熱。這個點,連接著二人的血脈,及其一切,寓意深刻哦。
孔夫子的×,屌么子文啰,生怕別個不曉得你讀的書多,圖個教學生樣的嘴巴利索。身旁的李老倌嘟噥了一句,他和王老師曾經(jīng)有過言語上的過節(jié)。王老師裝起冇聽見,他講他的:
在北大,二人是校友,又是老鄉(xiāng),何是炎陵人,繆是長沙人;他們都是李大釗發(fā)展的早期第一批共產(chǎn)黨員,而且繆是中國第一個女共產(chǎn)黨員,是順理成章的黨內同志;組織北方的“二七大罷工”,“五卅慘案”聲援大游行,創(chuàng)建黨的地下聯(lián)絡站等,以及何在獄中繆在獄外的靈犀相契牽掛相互,他們是患難與共風雨同舟的革命戰(zhàn)友;“新婚”里情感相依,是親密戀人、伉儷;“回鄉(xiāng)”里婚姻家庭,是古道熱腸性情中的兒女情長的夫妻……總之,王老師激動難抑狀有點朗誦味說,舍身取義,矢志不移理想,用生命和鮮血踐行共產(chǎn)黨的初心與使命,他們是真正的人民英雄,巾幗與須眉,與日月同輝。
還是您王老師有水平,理論一套套的,戲您是真的看進去了,只是還沒從戲里出來呀!說得我血壓又升高了不少,回家還得趕緊吃降壓藥。吳奶奶不顯山不露水搬了一次小俏。
是經(jīng)得看,經(jīng)得推敲。早年開公司的馮總說,我外行看熱鬧,第一次進株洲自己的大劇院,氣派堂皇把我給鎮(zhèn)住了,走南闖北看過不少大場合有點意外哈!第一次看本土題材的紅色劇,了不起哈!舞臺布景,服裝道具,燈光字幕,美輪美奐,音樂聽起來舒服哈!一句話,株洲出這樣高品質的大戲,全方位的夠檔次,我首先驕傲自豪哈!
社區(qū)志愿者協(xié)會的徐婆婆說,馮總謙虛,就是“哈”多了點。我講也是經(jīng)得看,走腦走心又身臨其境感同身受,從頭至尾心里的弦一直緊繃繃的,國民黨的白色恐怖,蔣介石大屠殺的血雨腥風,叛徒的得意忘形,革命者堅韌不祓的抗爭,烈士們就義的高呼口號……攥緊的拳頭就冇松開過,眼淚流的就冇斷過線。
我看這個戲的缺點也是有的,厚重乃厚重,層次給層次,力度是力度,而舞臺上老是數(shù)十人的擠擠密密,不空靈。一個場景一個畫面,應該像繪畫一樣留白,讓觀眾自己去聯(lián)想才好,我們老年大學教國畫的老師講的啵。內涵外延的張力上,似乎知識分子的筆墨多普通群眾的渲染少,亦欠了點火候。抽煙吐著煙霧,快人快語的老黎頭說。
王老師笑著接腔說,寫這個劇本的應是經(jīng)過“文革”的人,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,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,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,與那些“樣板戲”的套路有點異曲同工的搞法。不過,名家名角薈萃,一等一的好戲,看個三五遍的不討嫌不帶厭的。
大家紛紛響應:小彭干事,下回還有票不?有就給我們老同志勻出幾張,我們還想看的。自己掏錢買票也要得的。不曉得票價貴不貴?……
二
耐得聽。原是大廠文工團擔任過樂隊指揮的工程師何工,很內行地說,我數(shù)了一下,整部歌劇大小有30多個唱段,段段異彩紛呈。像女主角繆的扮演者王麗達,男主角何的扮演者王傳亮,不愧為歌唱家水準;像配角們和繆的父母扮演者的演唱,合唱里的領唱、合唱及伴唱,頗具專業(yè)水平;或高亢,或嘹亮,或婉轉,或低回,無不天籟地籟的,交響昭彰,恢宏磅礴;從序曲到終章,首尾呼應,充分展示了追尋中國夢的一代熱血青年,甘于獻身真理的可歌可泣的故事。每每予人聽覺上的愉悅與美感,曲曲震憾人魂魄,心弦總總與一股不可戰(zhàn)勝的力量共振。當然,音樂中的視覺沖擊,也了得。
是的唦,張娭毑順著何工說,“初戀?俚歌”,真摯的愛情,唱得我心里曖烘烘的;“熱戀?酒歌”,赴湯蹈火的豪情,唱得我心潮澎湃;“苦戀?離歌”,英雄不畏犧牲的家國情懷,唱得我眼淚婆娑的;“生死戀?長歌”,生與死的“三觀”,唱得我久違的豪情萬丈……怎么樣,李老倌子,我的表達還詩情畫意不?靜默間,李老倌吼了一句,嘚瑟么子啰,我才懶得撂起你!
何工說,《英?雄》是個長篇散文故事,正反面人物的內心刻畫描摩章節(jié)、正義與邪惡較量的曲折情節(jié)、輔之忠孝仁義張舉的細節(jié),依靠的就是這4首“戀歌”的主線,串起一顆顆時空跨度的抒情的珍珠,珠珠燦爛奪目。
音樂的功用不簡單哈,馮總說,“好漢不怕生死煉,九死無悔,還剩一回也要逞英雄!”刑場上合唱推進高潮,鐐銬跌落聲,口號血泊中呼聲不絕……讓人想到“我以我血薦軒轅”的魯迅的慨嘆,觀眾的情感瞬間爆棚,什么是主旋律,這個戲便是最佳注腳哈!
“握住你的手,握住了春風楊柳;”一個女音輕輕念頌,立馬一個男音踏穩(wěn)節(jié)拍跟進,“握住你的手,握住了太陽的火熱,月亮的溫柔?!贝蠹矣浶远夹U好,商量好了似的附合,“握住你的手,十指緊相扣,從此忘了苦和憂,心底艷陽鋪就……”仿佛,男女主角的二重唱,恰自舞臺上走來,在我們每個人心壁上觸碰,挺叫人動容的。
何工說,歌劇歌劇,以歌說劇,劇是歌立起來的,演員們的聲情并茂只是錦上添花而已。這部歌劇,可以講,吸收了中國傳統(tǒng)戲曲核心元素,又結合了西洋歌劇的表現(xiàn)手法與程式,音樂土洋結合,有花鼓戲曲子、湘東民歌的變奏創(chuàng)新,加上嗩吶、大筒等民樂的揉和的“土”,與西洋管弦樂演奏的“洋”及詠嘆調等的結合,時尚新潮,別有風味,你們講好聽不好聽吧?又的確可見,本土故事,當然屬中國故事的組成部分;民族歌劇,自然今后會成為世界的歌劇。這是真理,顛撲不破的。
我不敢茍同何工講的全部,王老師說,歌劇是綜合藝術,在于一劇之本,即文字劇本+音樂劇本,二者皆美,演員于此基礎上再創(chuàng)造、再發(fā)揮,方可往好的境界去淋漓致盡的做到最好,樹碑立傳的《英?雄》,當是如此制作也。
何工說,言之有理,受教了王老師,我僅僅是私底下瞎掰喲。
小彭干事說,一首“紅梅贊”,讓我們記住了《江姐》,要是這個劇里有一首或幾首像“紅梅贊”、“繡紅旗”之類的歌,一唱就會,一唱就令人想起《英?雄》這個劇,想起里面蕩氣回腸的故事和人物,那該幾多好。
這還不易得,張娭毑說,讓這幫子演員到全市基層去普及一下,總有首把兩首歌被群眾接受的,比如講“赤腳歌”。——然而,我們普通觀眾的意見,怕難得作數(shù)的。嘿嘿,我口無遮攔何工面前班門弄斧,見笑見笑哇。
何工說,講老實話,跟《江姐》比,同樣是歌劇,同樣是紅色題材,要成為那樣的經(jīng)典,恐怕要走的路還得走一陣子的。但是,學英雄做英雄,湖南人呷得苦耐得煩霸得蠻,憑株洲實力,只要搞戲的講究工匠精神,時髦說法的去攻堅克難,好生打磨,讓男女主角的音樂形象鮮明特色起來,《英?雄》,何愁成不了中外歌劇界的“英雄”???
講得好,張娭毑鼓掌說,要是有個錄音下載到手機里,想聽就翻出來聽,不曉得何什樣愜意呢。
三
過得想。原是工廠車間黨總支書記的謝書記,在人群后面將煙蒂掐滅扔進垃圾箱后,攆上來高聲說,我看這個戲大氣,上接黨的十九大精神的“天氣”,下接向往美好生活的老百姓的“地氣”,中聚為中國夢奮斗的中華兒女的“正氣”,滿當當?shù)恼芰?,長精氣神的。不是看完即忘,而是看了之后需反復咂嚼的。正如專家們倡導的,立得住,留得下,傳得開的,有斤有兩有份量的“好戲”,潛移黙化人的。另外,語言洗練,言簡意賅,流動形態(tài)中準確傳神;并且整個戲,具深度兼溫度,剛柔相濟,韻味無窮。
到底是老領導,站位硬是比我們高一篾片,張娭毑打趣道,謝書記的總結報告,聽了長學問哦。
謝書記不理睬張娭毑的調侃,說,習總書記講文藝作品要貼近生活、貼近人民群眾、貼近時代,不僅要上“高原”,更要上“高峰”。你們只要看看現(xiàn)場觀眾的掌聲、叫好聲、歡呼聲,再看看演員們一再謝幕,再再看看我們這些老同志還在如癡如迷的少年狂,不正證明了《英?雄》這個戲已在“高原”上了嗎?登上“高峰”指日可待呀!算得上是株洲的新人文座標、里程碑,給工業(yè)的城市,增加了新的文化底蘊哩,值得觀眾坐正了姿勢看。還進一步說明,株洲的紅色資源有得挖掘,只需下功夫砥礪前行,像李立三、左權、耿飚、楊得志……也會一個一個不同凡響地亮相我們舞臺的,你們同不同意這個理?
吳奶奶,您老何是半天冇吱聲了,小彭干事慫恿她;轉身朝我說,您也談談想法,宋叔,您還冇給一句議論的。我連連擺手搖頭。吳奶奶嘿嘿笑著說,跟上了一堂政治課一樣,既革命的現(xiàn)實主義,又人性化的浪漫主義,我很受教育的。列寧說,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?;厝ズ?,大家要喊應自己的兒女們,來看看這個戲,有好處的。
謝書記說,這個提議好,大家回去照辦。往事并非如煙,國難當頭民族危急之時,總得有人挺身而出;要奮斗,就會有犧牲;信仰的力量豈能估量,正道滄桑信仰一往無前;今天的幸福日子,是先烈們流血犧牲換來的;有共產(chǎn)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引領,在我們足下這塊紅色土地上,我們老年人應該做點什么……小彭,我拋磚引玉,這幾個意思,回憶歷史珍惜現(xiàn)在面向未來,下次你組織活動,讓大家先過細想想,再認認真真的說,你看行不行?
我恐怕今夜會想個困不著覺的,李老倌說,俗話講眾口難調,但在這個戲上大家卻眾口一辭地“好”,我也不例外,家鄉(xiāng)人愛家鄉(xiāng)戲嘛,從今往后我是她的忠實“粉絲”了,我現(xiàn)在就先為他點十個“贊”!
要得,要得,搭幫謝書記了。小彭干事說,我談點粗淺陋見吧,落幕起立時,我肅然致敬,這個戲內在“高大上”一一立意“高”道德標尺“高”、時空“大”縱橫“大”、規(guī)?!吧稀背似犯瘛吧稀背?;外在的是親民的“短平快”一一“短”時間內推出、超出過去的株洲戲劇的水“平”、“快”速影響全省全國。獻丑咯,叔叔阿姨們呷的鹽比我呷的飯還多,不,過的橋比我走的路還多,我徹底服了你們啦!
不知誰在念白:“任你春夏秋冬,任你陰晴圓缺,我們一樣的情懷,我們一樣的情結;任你山窮水竭,任你前路曲折,我們吟唱人間,不一樣的風花雪月。”一一 一字一字,緩緩漫漾,傳向很遠,很遠。
…………
夜闌了,東風興起,月亮云朵間飄浮,行道樹樹葉沙沙搖曳,城市喝了酒般醺醺然,我們這幫老家伙皆沉醉在脈脈含情的春深里,意猶末盡。
到我小區(qū)門口了,小彭干事說,宋叔,您平時舞文弄墨,看能不能把大家一路暢談的觀后感,整個東西出來,明日發(fā)送到我們社區(qū)“微信群”里,讓更多的居民關注關注《英?雄》,同時,也算我們居委會為你們老年人辦了件實事,留個印記。
我高調回答,能為社區(qū)精神文明建設出份力,我求之不得咧;我想呵,株洲歷來被稱譽為“音樂之城,歌劇之鄉(xiāng)”,優(yōu)良傳統(tǒng)基因在,如今,有了大型民族歌劇《英?雄》開啟新時代,株洲文藝的春天,來了!一一我寫。
小彭說,那就謝謝您了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