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山書院——中國第一所民間書院
發(fā)布時間: 2017-05-24 來源 : 網(wǎng)絡(luò)
石山書院是中國歷史上的“第一書院”。它原是南齊司空張岊讀書之處,位于攸縣蓮塘坳鎮(zhèn)的陽升觀,現(xiàn)復制移建到攸縣縣城文化園內(nèi)。
公元498年,南齊司空老臣張岊大人辭官沿攸水而進南水,追尋到現(xiàn)今的攸縣蓮塘坳鎮(zhèn)涼江的陽升觀村麒麟山這塊福地,先后創(chuàng)辦過光石山書院、慧光書院和白馬溪書院,開館授徒,比岳麓書院早了四百多年,是我國第一所民間書院。
石山書院坐落在攸州公園,與文昌閣遙相輝映;書院以雄渾瑰麗的姿態(tài),厚重的歷史底蘊和地域文化氣息的馨香語言,深深吸引著八十萬攸州兒女和四面八方賓朋的眼睛,給攸州增加了文化韻味。
書院內(nèi)部設(shè)計理念結(jié)合中國傳統(tǒng)建筑布局方式,采用“井”字布局,對稱分布,與文化園入口大門隔湖相望。書院總建筑面積1500平方米,分為大殿、前殿、前后門樓、鐘鼓樓、廂房和連廊,整體風貌較為工整,極具南方閣樓風韻。
從書院正門步入,就是大成殿,這里將還原古代學生入學祭拜為孔子的習俗,倡導尊師、重教、尚學。順路而下,與大成殿依次排列的就是書院的主要建筑大講堂,共分兩層,將是書院收藏典籍、開堂講學的重要場所。繞行書院,充滿古典風情的各式建筑物錯落有致、整齊排列。
外地慕名而來的游客絡(luò)繹不絕,他們見證書院的興替,感嘆書院留給后世子孫的人文精神,書院四周花木扶疏,綠草茵陳;雄壯的前山門上“石山書院”四個大字遒勁有力、飄逸瀟灑。
拾階而上走進書院,紅墻碧瓦里處處折射出莊嚴、古樸、幽深、典雅的光芒,滿滿地縈繞濃郁的江南風味;書院建筑布局恢宏大氣,殿、軒、亭,齋、館、堂錯落有致;所有房檐上雕龍畫鳳,配上高貴的皇家藍和飽含生機的油嫩綠,間或點綴著時下流行的瓊釀紅色,唯美的讓人心醉;斗拱藏在四角微微翹起的屋檐下,彌漫著悠悠靈光,神采奕奕的各種神獸矗立在屋頂琉璃瓦片上,駐守不變的祥瑞;置身書院一股遠古文明的書香,從楚河漢界浸潤魏晉風韻充盈心懷。
書院自古以來秉承的功能就是論道、講學、藏書、習禮,它不僅是文化傳播的平臺,也是沐浴文化洗禮的大海; 勸善齋里的大孝大愛大仁大義是攸州人文精神的接力,是禮的效法,是厚德從善,崇文重教,誠信守法,尚勤敢超的有力傳承。
大講堂開門迎大師,講天地人道,國法律章,吟詩詞歌賦,啟童蒙理想;惹得外地游客大大點贊,在留言冊上鉛印下:“攸州之行不虛,深感攸州文化底蘊高深?!边@也是攸州人的自豪、驕傲。